市场调查网北京消息周秋连报道:传统文化讲究传承,在赵昌林先生第六届收徒现场,我们又见证了这一传统仪式。本次拜师仪式的见证嘉宾是在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季钟,拜师两位徒弟分别是刘汉良、徐超,拜师过程庄严、神圣,递交拜师帖、师训、徒弟向师父行鞠躬礼并敬茶、递交拜师帖,立誓诚心诚意传承弘扬文化艺术,师父对徒弟殷切叮咛,同门师徒合影,传统的拜师仪式流程引人注目,让人感受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赵昌林先生刻苦研究书法技艺40多年,主要研究书法源流,致力探索文明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此次拜师收徒旨在为满足对优秀传统文化有强烈需求的学生之约请,将毕生书法经验以及心得潜心传给后辈。
两位学生按传统仪式依次向师父赵昌林先生鞠躬、敬茶、递交拜师帖。
据介绍,赵昌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传承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在书法艺术成就方面收获甚丰,影响颇大。赵昌林以“技法”为根本,出版发行了《墨海诗行》《赵昌林诗词卷》等各类书籍,在全国书法及诗词领域引起较大反响。
拜师现场赵昌林先生赠送弟子们一人一支定制毛笔,这是写书法不可或缺的工具,赵昌林现场告诫徒弟们:“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同的建树,百花齐放,要甘于寂寞、甘于孤独、甘于清贫,不要骄傲,希望徒弟们能真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季钟秘书长在致辞中讲到:今天很高兴参加赵昌林先生的收徒仪式,学生们要向师父虚心求教,赵昌林先生收你们做徒弟,是一种幸运和荣誉,不光是要向赵老师学好书法,同时也要学习赵老师的人品和德行,努力鞭策自己,不断反思,在各自专业上进一步提高自己,学生们在各自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互相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携手前进,共同成长。
两位学生刘汉良、徐超也纷纷表态,无论书法艺术还是品行风格,以后加倍努力向师父学习,争取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在谈及拜师仪式时,赵昌林先生说收徒首先要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人品,然后才是技艺水平, 勤奋学习、修身立德,不仅要学习精湛的技艺,更要传承好高尚德行,薪火相传,又说到自己的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给自己题字《德艺》,希望自己的徒弟也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传承者。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