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周秋连: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日前,由著名指挥家、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俞峰执棒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宁波交响乐团,联袂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和北京音协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精彩呈现一台精心编排的“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音乐会”,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中国音协顾问关峡,中国音协副主席宋飞、何沐阳,以及中国音协领导班子成员等出席观看了音乐会。
音乐会上半场,由“星辰大海”“幸福欢歌”“光荣梦想”“领航奋进”四个乐章构成的《新时代交响组曲》精彩呈现。组曲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交响乐创作的最新成果,体现出中国作曲家心系人民、为新时代放歌的使命担当。
关峡作曲的《星辰大海》以百年辉煌为底蕴,以民族复兴和人民至上为立意。音乐呈复三部曲式:引子的号角具有庄严的仪式感;A段主题动机宽广、深情,预示从黑暗到光明的启程;B段以英雄主义为亮色基调,讴歌党领导人民走过的壮丽征程;A段的再现,激情洋溢,展现出中国人民踏上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尾声映照出象征人类未来光明前景的大海星辰。
方石作曲的《幸福欢歌》以诙谐生动的笔法展现出民间庆典的热闹场景,力图使听众感受民间文化的时代魅力,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起战胜困难、振兴乡村的精神力量。
由张千一作曲的《光荣梦想》用庄严的号角奏响神圣的“光荣”主题:我们从五千年的历史中走来,披着一身尘埃;我们从百年的岁月中走来,光荣与梦想同在。乐章开始与结尾的动机式“光荣”主题以铜管音色为核心,满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情温馨、激情宽广的弦乐歌唱性“梦想”主题交相呼应。整部作品大气恢弘,庄严厚重。
《领航奋进》由常平作曲,作品力求在追求艺术的前沿性与观众的审美接受度之间取得高度的平衡。乐曲的一大亮点是,以深沉的情感力量、精巧的艺术手段来抒发正能量,力求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有机统一。
音乐会下半场在交响曲《光芒》中开启,作曲家龚天鹏以娴熟、宏大的古典交响乐语汇和形制,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第一乐章由独奏小提琴引出统领全曲的“初心”主题。从远处发出召唤的号角,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应时代呼唤而诞生,承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第二乐章以独奏、重奏、协奏与大合奏的形式不断变奏与升华“初心”主题,以豪迈的激情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抒发出对祖国的深切眷恋。第三乐章将“初心”主题扩展成宏伟的交响宣言,咏颂了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结尾通过“初心”主题的辉煌再现将全曲推向高潮,以庞大的气势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音乐会最后,由张千一作曲、王晓岭作词的交响合唱《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乐队浪潮般奔涌的音流衬托下,合唱以不可阻挡的豪迈之势颂唱出“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主题。随后,音乐转入坚定豪迈的进行曲风格,以凝练且具象征性的笔触,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建立新世界的革命信念;建党百年来,筚路蓝缕,风雨沧桑,依然不改初心的历史担当;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及乘风破浪、面向未来、成就伟业、再创辉煌的壮丽篇章。音乐主题简练大气,音乐意境层层递进。尾声的旋律拉宽,曲风变得庄重稳健,合唱再次以恢弘气势表达出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向党的坚强意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本次音乐会是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会为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举办的“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之一,于2022年9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在业界和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和交响乐爱好者需求,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国家大剧院决定将本次音乐会作为“第八届交响乐之春”重要演出之一再次精彩呈现,既是通过舞台不断打磨提升出精品,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具体践行。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