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铭文化北京消息周秋连报道:儿童节专场音乐会是中国爱乐乐团一直以来的传统。二十三年来,每年与小朋友们的约会为数以万计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之余,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热爱音乐的种子。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爱乐乐团即将举办一场乐团有史以来最为特别的儿童节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中国爱乐乐团将携手北京爱乐合唱团,在指挥家杨力的带领下,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绎一场童声合唱与交响音乐同台争辉的音乐会,中国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邹野为本场音乐会专门改编了一整套内容丰富的音乐作品,将天籁般的童声合唱与大气辉煌的交响音乐完美融合,用音乐表现如梦幻般的童年。
由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杨鸿年先生生前创办的北京爱乐合唱团今年正值成立40周年,在本场音乐会上执棒的指挥家杨力担任合唱团艺术总监与常任指挥。四十年来,合唱团培养了数千名热爱音乐的青少年,并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合唱团先后荣获四十多项国际比赛大奖,从创建伊始就为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北京爱乐合唱团以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演唱了杨鸿年改编的《奥林匹克颂》,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与闭幕式上,北京爱乐合唱团演唱的冬奥会主题歌《雪花》成为了人们对这次冰雪之约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中国爱乐乐团此前在演出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两部需要童声合唱加盟的交响巨作时都曾邀请北京爱乐合唱团加盟,双方的合作已有多年历史。此外,北京爱乐合唱团也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的《森林之歌》,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马勒第八交响曲等,对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形式并不陌生。然而,以上这些演出均是以交响音乐为主体,童声合唱仅仅占据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即将在6月1日举行的这场音乐会则完全不同,童声合唱占据了主导地位,演出的曲目全部都选自合唱团多年来积累的童声合唱作品,音乐上童声合唱与管弦乐的分量也几乎旗鼓相当。指挥家杨力表示,“这样的设计与呈现,据我所知是不多见的,可能在国内还是首次,因此北京爱乐合唱团非常重视这次与中国爱乐乐团的合作。我们从整个的节目设计以及乐曲的编配上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也进行过很多次的讨论,最终设计出这场音乐会的所有曲目。”
在编排本场音乐会曲目时,杨力精心设计了六大板块,如同交响曲的六个乐章一样,不仅每个板块独立成章,且相互之间也有紧密的关联。在序言之后,以几首拟人化、带有童年幻想的歌曲构成了第一个篇章“童年逐梦”;第二篇章“风华少年”则串联了不同时期的少儿歌曲;第三篇章“五彩华夏”以民族特色的歌曲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音乐的不同特点。本场音乐会不设中场休息。在由管弦乐团带来的圣-桑的《天鹅》作为第四篇章“间奏曲”后,音乐会进入了下半场的演出。音乐会第五个篇章“环球之旅”带领听众领略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而最后一个篇章“缤纷舞台”则包括了歌剧与音乐剧中的音乐。所有音乐都由中国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邹野重新配器,以实现童声合唱与管弦乐之间的完美平衡。
指挥家杨力表示,“今年是北京爱乐合唱团成立40周年,对于今后合唱团的发展我们有很多思考。合唱团会一直秉持合唱团创始人杨鸿年老师所提出的‘爱与奉献’的这一理念去做事、做人,在艺术上不断努力追求,与时俱进。除了继承合唱团的传统,我们还希望能够做一些拓展,无论是在内容上、艺术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能有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也希望通过我们的音乐,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合唱,让更多孩子走进音乐的世界,让音乐成为孩子们一生的朋友。中国爱乐乐团是国内顶尖级的交响乐团,也是特别有社会责任感的交响乐团,每年都在做大量的音乐普及工作。这中国爱乐乐团与我们合唱团合作共同推出这场六一童声合唱与管弦乐团音乐会,也是为孩子们做的一次音乐普及。希望在六一这一天,中国爱乐乐团可以与北京爱乐合唱团一起,送给孩子们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