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国网北京消息周敏报道:2021年7月15日,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膳食搭配、营养均衡、调节机体、预防疾病的健康理念成为现代社会的饮食新风尚。为此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1乡村振兴论坛暨绿色功能食品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召开。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卫计委、地方人民政府、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并做主旨发言,中国红豆杉协会会长周秋连应邀出席,参加了会议企事业代表150余名。会议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彬选主持。
2021乡村振兴论坛暨绿色功能食品发展研讨会,周秋连会长关注“粗粮八宝粉”
本次会议由吕梁市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吝加致欢迎词。赵县长首先表达了对论坛到会领导的问候和对论坛主办方的感谢,随后简述了岚县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岚县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帮扶县,于2019年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这个实质性的跨越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指引和岚县农业经济的支撑,今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理念的指导下,岚县有信心结合自身农业经济现状、客观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走出一条有岚县特色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之路。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吝加致欢迎辞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李春生副主任表示,农业是食品供给行业,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开篇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空间很大,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大幅上升,党中央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是对所有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都要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针对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的发展李主任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认同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主旨发言
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副主任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和绿色食品发展的战略规划金句开场,从绿色食品、医疗健康角度,详细阐述了绿色食品与生态建设、绿色食品与营养健康的内在关联。多年卫生健康领域的工作经验,金主任对食品安全感触颇深,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做了深入分析,提出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保障,食品健康需要从多方保障,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宝贵的财富。
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主旨发言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华荣表示,我国农产品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转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转折点,近年来,农产品又从注重质量安全向绿色食品、优质食品转变,跟上了人们的健康需求。金主任还指出食品安全要从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基础把关,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再追求绿色、健康和功能性,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都是基于此原则产生。作为农产品的主要载体,农业领域更应践行习近平总书绿水青山的理念,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乡村振兴助力。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华荣主旨发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中心副主任寇建平首先从五大方面、五大目标对乡村振兴进行了概述,并且盘点了食品安全存在的几大问题和农产品监管层面高标准、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寇主任强调农产品标准会不断加高,质量没有保障的食品,绿色、健康、功能更无从谈起,按习近平总书记“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中心副主任寇建平主旨发言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君茂表示,从农产品数量高产到质量过关,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孙秘书长从食物与营养的角度、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了食品与健康的密切关联,在种植、收获、加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农产品本身的营养元素得到最好的发挥,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最终达到单一食物营养的最大保存,多种食物营养的最佳配比目标。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君茂主旨发言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山西老磨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贵生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公司以“推广绿色食品,发展有机食品,开拓无公害食品”的目标,目前主推的产品“粗粮八宝粉”,主要成分为高蛋白低糖分莜麦、降三高养精神荞麦、益气冲中滋补虚劳裸大麦、抗衰老肾之宝黑豆、调养大肠植物肉黄豆、粗纤维调腹脏蚕豆、抗菌消炎豌豆、健脾和中补五脏扁豆,营养价值丰富,是适合多类人群食用的绿色食品。
山西老磨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贵生发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本次会议倡导绿色产品高质量发展,呼吁食品企业着眼市场需求,打造绿色食品产销衔接链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参会代表纷纷表示,绿色食品产业一定要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中唱响最强音,在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中当好新标杆。
婺源县鸿大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盛光也在现场
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经济资讯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经济资讯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经济资讯网”,并注明“稿件来源:经济资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经济资讯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经济资讯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