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央国学院走过了18个年头,在政界关怀中,在学界观望中,在商界先热后冷中……一路走来,很多同仁志士曾多次希望本院“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酒好也怕巷子深”,不能光低头钻研,也要自身宣传,在网络爆炸的当下,形象宣传也要走在实力前。
时巨阳:…… 半年前,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褚多丰,人民法治杂志社记者姜建生,河南法制报记者王安潮,海峡两岸杂志社记者于少良,中国新媒体信息网记者李广勤、宿迁日报记者秦飞,人民网、新华网、法制网、中华网等多家媒体记者的同行来本院探班,就大家关心,迷惑、不解的“中央国学院”酝酿,出生、成长的历程建议召开个发布会。
时至今日,在2020年5月5日,以“三地同音”(现场、视频、语音)的方式,向外界表述本院建院18年来的过往,首次以新闻发布会,向关注关怀关心中央国学院的同行同仁现场直播。在此,向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特别还有纸媒体的记者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记 者:先生,中央国学院是在200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和中华国学院学术委员王铁先生提议创建的,此种讲法对否?
时巨阳:准确地说是2002年,由大学问家冯其庸先生担任总顾问、作家,词赋家,教育家王铁先生担任中央国学院院长,由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同意,在北京成立,後因為要解決名稱和資質問題,經領導同意 ,掛靠在由中宣部批准成立的中國蕭軍研究會名下。
记 者:中国萧军研究会是国家一级社团吧?中央国学院自然是二级社团组织了。我想问,中华国学院和中央国学院是什么关系?
时巨阳:中国萧军研究会是国家一级社团,由中宣部的批文—中宣办发函(1994)(66号)和国家民政部社会团体法人登记书(社证字第4340号)。中华国学院和中央国学院行政上没有任何关系,中华国学院优秀杰出人物参与中央国学院组建。
记 者:据我们所知,中国萧军研究会和中华国学院已被中宣部通报,网上有不少负面消息,你应该知道吧?
时巨阳:任何一个学术人和社会的自然人,如果不按规矩办事,不照路开车,再高档的车也会掉进沟里去。你的意思是不是让我说通报的内幕?我只知道,他们相关负责人坐不了飞机,乘不了高铁,已在相关部门的掌控之中。
记 者:中央国学院走过了18个年头,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颠覆性的教改构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学术成绩有目共睹,有接地气的成果吗?
时巨阳:记者先生,专研学术之人,以"呆傻“闻名。我说的呆,是指在学术上默默无名,执着追求的精神;我说的傻,很多有含金的课题却停留在文字上,没有转化成效益成果,不知你听懂没有?
记 者:有点晕,能再细化一下吗?我想听的是学术上的和成果上的。
时巨阳:中央国学院说到学术和成果,实际上就干了三件事;一是中华国学撰译文化工程,具体做了推广“王铁教学法”的工作,21世纪教育国学教改申报工作,推进政府及囯企写志工作等;二是中华国学科技文化工程,具体是秦皇岛碑石工作,山东莱阳新种子繁育工作,海西兆州毓天钛合金工作等;三是中华国学健康文化工程,具体是太行山豫北红产销项目,云南景洪橡胶,旅游,健康小镇建设项目,鄂尔多斯甘草种植项目等等。
记 者:说到“王铁教学法——即无障碍教学法”,有人认为不能独成体系,没有实战的教程,仅停留在理论的构想上,只是文科入门的便捷通道,有局限性……
时巨阳:本院院长王铁先生的“无障碍教学法”,在人类教育史上,是从语文教学转化成人文教学,是从智慧教育和美学实践融合一体的教育体系,王铁院长正在主持编撰实战教学大纲、细化教学教案。应验老祖宗那句名言,有教无类,快乐而学。
记 者:中央国学院的宗旨是什么?学术委员有多少名?师资结构?学院校址?院外基地?
时巨阳:在没回答你五个问话之前,让我们共同缅怀为中央国学院奋斗的先驱们,他们的名字永远记在史册上:徐放、冯其庸、启功、刘炳森、周尔复、任继愈、文怀沙、孟繁锦、刘忠德,钱明锵、周秀清、叶永烈。
本院宗旨:以学艺术研究、教改研究、培训研究、课题转换、成果研发、基地辐射。
师资结构:教授10名、博士6名、高级教师4名,一级教师11名、本科生4名、中师生5名。
总校地址:北京房山区良乡工业区金光路5号,占地面积19988平方米(正在筹建中)。
分校地址:北京京哈公路南5号,教室面积1200平方米,辅助建筑800平方米。
院外基地:中央国学院长春教育基地、中央国学院太行山教育基地、中央国学院三河教育基地、中央国学院哈尔滨教育基地、中央国学院贵州教育基地、中央国学院广州教育基地、中央国学院莱阳教育基地……
记 者:听说过院外基地,本院在创收上应该不错吧?可以透露具体的信息吗?
时巨阳:任何一项事业,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经营恰恰是本院的短板。在经营方面,商人是我们的老师,在学术上,商人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央国学院大量的知识产权和有价值的商务信息,都被“有心人”和“热心人”捧走了。
记 者:能不能再具体一点,我又一头雾水了?
时巨阳:中央国学院创始人院长王铁的《王铁教学法》----即无障碍教学法,被文化商人盗注、抢注。盗注、抢注者赚得盆满钵满,而王院长本人还在为员工住房问题发愁。有一些文化商人,挂名(中央国学院)合作为名,转身改头换面,暗度陈仓,中央国学院这个品牌带来的经济效应被剽窃了,商人们背后还调侃说“这帮老学究呆傻的真可爱哟”。
记 者:当下的社会价值观早已转换,出现呆傻是你院管理层出现的问题。说白了是你院在思想上,院体制上的问题,不能全怪文化商人。我要提问的是,今后的路怎么走?
时巨阳:说到管理,我有责任,尽快填补这块空白。有句话说得好,路好不好走脚知道,心里难不难受自己知道。本院正在脱胎换骨、升级改造,把现在的中央国学院二级社团升级为一级社团,把只能有培训资质、学术研究机构申办成办学资质的机构。
记 者:中央国学院努力的方向是好的,现实则不同于写文章。你知道外界怎么说中央国学院吗?告诉你,是座没有围墙的学院、文字上的中央国学院。 这就好比努尔哈赤马背上的王国,对不起,我言重了。
时巨阳:我知道,你在提醒中央国学院多干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少搞海市蜃楼、子虚乌有的项目,是这个意思吧?不过请记者们放心,梦中路有千万条,醒来清晨卖豆腐。中央国学院不忘初心,牢记国学梦的使命。
记 者:说到梦,我想起了中央国学院是有一张中央国学报吗?什么性质?为谁服务?资金哪来?
时巨阳:2019年5月1日创刊的中央国学报,是中央国学院的院报(内刊),也就是内部资料,半月刊,八版。为学院学术委员和国学爱好者服务,资金自筹和社会赞助(没有广告)。
中央国学报官方网站--中央国学报www.zhygxb.com
报备编号:京CIP备19047851
中央国学报邮箱:zygxb1@126.com
记 者:说句心里话,中央国学院组建18年来,在百度,搜狐、互联网等相关网络上搜索不到任何信息,难怪很多商家奔着“中央国学院”来合作,结果都谈判中途就扫兴而归。在当今的网络天下,还有这样保守的中央国学院,真应该给你院点赞,可惜一家女百郎求的时代早已不存在了。你院,在外界宣传自身形象上太落伍了。要不是我看到以中央国学报命名的报纸、网站,抖音等相关资料,在我的脑海里早就把你院划归到“野鸡大学”或“野鸡学院”里去了……
时巨阳:这是本院的短处,正在一步步改进,院里的中央国学报、网站、抖音、公众号、微信群正在齐头并进地运行着,为的是弥补缺失的部分,不知你发现没有?
记 者:我注意到了,如果没有中央国学报和中央国学报网,中央国学报抖音,中央国学报(网)文化联谊会微信群这四辆马车的奔波,中央国学院的天空,不会有今天如此的星光灿烂,使广大的国学爱好者们不会看到这群老学者的辛苦和对学术的执著,这也是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大旗下面的国学文化。
时巨阳:国学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只是浪花一朵。切不可扩大化、碎片化。国学文化这个筐,不能啥都装,不能说《易经》智慧无穷,包打天下,《弟子规》能治疗网瘾、规划员工,《孝经》专治妇科病,《女诫》可以改善婆媳关系。国学热泥沙俱下真伪难辨,国学学校层出不穷。国学不怕没文化,就怕文化戏盲流。国学是为了建立文化自信而不是让人迷信。
记 者:我注意到,中央国学报2020年4月16日第八版用整版的篇幅介绍了中央国学院。刚才你提到了三项文化工程,我关心的是科技和健康文化工程,基地建了不少,这里面包括秦皇岛碑石基地,山东莱阳新种子繁育基地,内蒙古沙地牦牛杂交繁殖基地等尖端性的项目,请问,你们的高端技术人才从哪里来?
时巨阳:本院的49名学术委员中,90%以上来源于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才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院以及各省所属分院。他们在各自所属的领域内都有建树并取得过斐然的成绩。
记 者:高端人才献身中央国学院的事业,他们有实验室吗?科研经费从哪来?个人收益如何?
时巨阳:中央国学院的宗旨和性质决定,它是一个学术艺术委员组成研讨社团。所有委员均已不在原单位上岗或已退休,投身国学文化,发挥委员的余热并激活身上潜能。这就不牵扯委员“多吃多占”,均有原单位退休金,社保,医疗等福利保障。科研经费来自需求方,谁需要谁买单。本院还不具备专业的实验室,本院解决的办法,造船不如租船。现在,国内各专业实验室,设备,人才,体制配套齐全,欢迎大众创新。
记 者:近期,我们还注意到中央国学院海南分院筹建主体方案初步完成。我们关注的是,何时能落地?不会是纸上谈兵吧?因为中央国学院是二级社团没有办学资格,因为中央国学院转换升级正在申办中……
时巨阳:本院在海南省创办具有高等院校资质的中央国学院海南分院,这种选择,是历史性的选项,海南自贸区的确定,奠定本院信心和决心。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尽快启动落实办学资金,尽早立项获批高校办学资质。
近日,本院召开了一次恳谈会,出席的有教育部、中宣部等单位领导,国家人事科学院原院长王通讯、北大教授王迅等专家。与会者围绕制定《中央国学院海南分院建院规划》等相关事宜,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并对相关具体事宜作了安排。
记 者:就在刚刚,我收到一条微信,江苏某集团投资20亿助力中央国学院,在海南省打造中央国学院海南分院,不知信息是真是假?
时巨阳:社会上流行一句话,防偷防盗防记者,以前我不信,现在我觉得此话有理。
中央国学院与江苏某集团联手打造中央国学院海南分院确有此亊,本院按照约定程序,正在向前推进。
各位记者们,这是中央国学院组建18年来,首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再次感谢你们的一路关注和陪护,谢谢你们!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