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农业科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热线:13718281038

全国服务热线:010-57123792

新红网总编张卫东参观毛主席纪念石窟-党群服务-农业科学网

联系我们

农业科学网
手 机:13718281038
电 话:010-57123792
地 址: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甲43号金运大夏B座

党群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党群服务

新红网总编张卫东参观毛主席纪念石窟

发布时间:2023-04-15 20:38:45

       新红网讯(刘虹 凌哲)为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4月13日,新红网总编张卫东、中华文化小屋创始人、五福银行研究员、新红网文化特使、山西民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殷本立以及红色友人一起走进山西沁水县的后河村东山坡上的这座毛主席纪念石窟。这里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该村村民唐满志(魁义)老人,寻石5年6个月,凿窟3年3个月,守窟21年,且嘱托子孙不计名利,供人纪念,接力守护,不可放弃。40多年来,他们祖孙三代人默默地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这座唐魁义老人用心血精心雕凿出来的“伟人石窟”。


新红网总编张卫东(左)和石窟守护人唐车路(右)合影留念

       据石窟守护人唐车路讲,父亲唐满志(魁义),是一名共产党员,曾参加过解放临汾战役,并担任民兵排长,他对毛主席非常热爱,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把毛主席像可在石头山,让老百姓能经常能看到毛主席,他跑遍大半个山西,去寻找那块不要山顶的、不要山腰的,不要沟里、很大的石头。直到1980年初春,他在寨疙堆一处荒坡上找到长约7米、高约5米、厚不可测的立柱型巨石。


      自从找到理想的石头后,他就拿起了铁锤铁钎,没日没夜地干,开始了为毛主席“建家”的使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儿子、孙子唤来,满是遗憾的嘱托要替他完成今后的建设任务。

      接到使命后,全家人齐上阵,经过了37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圆了父亲的心愿,还修建了一座小院,又用大理石从山底到“伟人石窟”修建了365级台阶。

      40岁的孙子唐建阳也讲,因技术的局限,石窟里的毛主席的雕像在爷爷和父亲手中未能完成,他们兄弟姐妹将不负重托,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爷爷的遗愿。

      参观之后,张总编看着这座简陋而不简单的石窟,希望大家要向他们祖孙三代学习,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锲而不舍、坚持奋斗的精神,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把“毛主席石窟”的红色故事整理好、讲述好、宣传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的活力。


农业科学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


标签:

推荐资讯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10-57123792

微信咨询
新红网总编张卫东参观毛主席纪念石窟-党群服务-农业科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