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网山东消息通讯员:郝猛 周丽静:一到饭点,金乡县霄云镇周花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幸福食堂”就开始饭菜飘香--清炒时蔬、番茄炒蛋、清汤肉丸、营养粥,个个都是符合老年人口味的家常饭菜。“以前自己做饭,有时候一碗白汤一个馍馍就当吃饭了,年纪大做不动饭了,做一顿饭得吃好几天才能吃完。现在呢,幸福食堂的饭菜真好,价钱也不贵,实惠,好吃!”周花园村的周大爷笑呵呵地说,自从有了幸福食堂,周大爷每顿饭都来幸福食堂吃。
近年来,霄云镇周花园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贯穿于乡村工作的全过程,以老年群众的所需所盼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大力倡导孝老爱亲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弘扬优良家风,倡树文明新风,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以“幸福食堂”为阵地,“为老”志愿活动天天有。金乡县周花园村“幸福食堂”于今年4月份开始运营,为村里的独居、孤寡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服务,目前已接收20多名老人在此就餐。食堂以“微公益”的形式运营,集爱心人士的微薄之力,让周花园村更美好。为了让“幸福食堂”更暖意 ,周花园村妇女主任会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群”发布招募食堂服务员志愿者信息,动员村里“好媳妇”积极报名志愿者,“‘幸福食堂’一开业,我就在这里做志愿者,我们谁有空谁报名,妇女主任会给我们排好班,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志愿服务,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好媳妇”王大姐如是说。
此外,“幸福食堂”里还经常传出“祝您生日快乐”的歌声,那是在为村里老人举行集体生日会;像“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等关爱老人的活动更是接连不断。食堂还邀请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测血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邀请志愿者定期为老人免费理发,切实让老人享受到家一样的温馨。
百家“饺子宴”,美德健康之风吹入百姓家。为培育文明村风,在全村形成孝心养老、善心敬老的良好风尚,周花园村在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百家“饺子宴”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们分工合作,一起布置现场、动手和面、调馅、擀面皮儿、包饺子,拉家常。大家动作娴熟,洗菜、剁馅、调味、包饺子,忙而不乱,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饺子就成形了。志愿者们把水饺送给村里70周岁以上的老人,同时也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送到村民家里,一份份热腾腾的饺子饱含了大家暖暖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你们也太贴心了,一碗饺子下肚,这心里暖和着那。”王大妈笑得合不拢嘴。一碗饺子,一份温情,饺子宴包的是孝心、吃的是爱心、传承的是几千年来的孝善文化,搭建的是聚民心、筑同心的平台。
选树“好婆婆、好媳妇”,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周花园村的优良传统,周花园村以定期评选“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为契机,弘扬孝老敬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广泛宣传上慈下敬的传统文化。“通过选树‘好媳妇’‘好婆婆’,来营造‘倡文明、树新风、知孝道,行孝道’的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和谐、幸福的家园。”周花园村书记周保义说。表彰结束后,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粉墨登场,歌颂着良好家风,同时润泽着村民的心灵。
文艺汇演、评先树优、孝老爱亲等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周花园村遍地开花,文明新风吹到了群众心坎上,孝老爱亲已成为周花园人内化于心的道德基因,筑起了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道德高地。如今的周花园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的推动下,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俨然成为了村内最美的风景,村民们正昂首阔步,砥砺发展,向着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迈进。
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