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小井盖系着大民生,细节彰显城市管理水平。为消除城市道路安全隐患,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自2022年10月起,安顺市经开区集中3个月时间全面启动城区市政窨井盖治理提升专项工程,通过对辖区内排水、排污等窨井盖开展测绘建档赋码工作,为城市窨井盖办理“身份档案”,准确掌握窨井盖运行状态,全力发挥档案作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维度,增加档案服务温度,着力守护群众“脚下的安全”,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在专项工程推进过程中,经开区通过召集区内各有关单位、强弱电管线企业召开专题会,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进行责任分工,明确编码范围、测绘方式及建档内容与标准,采取“井盖+档案+二维码”的方式,对辖区内设置在城市道路、居民小区、办公区域、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供水、排水、雨污、燃气、电力、通信、供热、路灯、公安、交警、交通、广播电视等的窨井盖设施全覆盖普查编码工作,确保在12月底前完成主城区9800余个窨井盖测绘登记赋码工作,并同步建立“身份档案”与“电子户口”,明确“身份”及位置,努力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努力推进档案智慧化发展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做好城市建设的细致活,从细节处彰显档案工作“有温度”,办好对群众有价值、有意义的民生实事。
工作启动以来,经开区始终把档案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工作,运用档案管理理念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按照全流程“同部署、同实施、同建档、同赋码、同验收”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实施单位在工作中认真对照统一制订的窨井盖登记档案表内容,逐一详细记录窨井盖地理位置、实景图片、材质形状、尺寸规格、设计承载力、生产厂家及合格证、初装日期、破损更换记录、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员、定期状态检测处置情况等内容,边编码、边记录,边采集、边建档,边归档、边应用,严密组织,规范流程,高效推进,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数据安全,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精度、深度、广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经开区还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激活线上“档案服务”让群众少跑腿,积极引入窨井盖档案数据管理系统,以专项工程普查数据成果为基础,把窨井盖档案信息同步录入信息系统,制作标准规范的二维码标识牌,让所有窨井盖在建立“身份档案”之外还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户口”,探索利用二维码、GIS、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健全区窨井盖设施巡查和维护长效机制,方便市民及维护人员对问题窨井盖的事前上报,事中定位、维护,事后答复、统计及查询,在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持续提升档案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城市管理更精细、市民生活更便利,为城市建设擦亮温暖底色。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金竹街、蓝靛街、关岭路、银泉街等50条路,约6800个窨井盖的档案组建、信息录入及二维码安装工作,其他路段正在有序推进。
(来文单位:安顺市档案局<馆>;撰稿人:张爱国、赵 涯)
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