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 展黑土风采 | “北疆之光 侨博之星”旅苏留学生高庆逊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馆藏资源丰富,以旅俄华侨和留苏俄学生文物为主要特色。馆内藏品涵盖从孕育红色火种的旅俄华侨刘泽荣使用过的俄文打字机到中国早期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革命者丰富的俄文档案史料;从抗击德日法西斯战争中在苏联长大的红色后代捐赠的珍贵文物到华侨革命将领唐铎的遗物;从中国“两院院士”在苏联留学时使用过的各类学习用品到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怀揣理想奔赴苏联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相关实物;从民国时期侨企振边酒厂使用的制酒用具到当代旅俄华侨发起主办的俄罗斯远东第一份华人报纸......无一不承载着旅俄华侨的珍贵记忆。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藏品见证了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最早传播马列主义旅俄华侨和留学生的重要历史,充分体现在隐蔽战线中苏团结合作共同抗击德日法西斯的历史史实,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本馆特色的红色文化藏品体系。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科学救国”理念的目标之一。从中国晚清由“中国留学之父”容闳力促而成行的“留美幼童”,到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从赴欧勤工俭学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到赴苏俄寻求革命真理先驱们;从在苏联长大的中国红色后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留学生等,一代又一代留学先辈、前辈“留学报国”的红色精神,勇扛“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光荣使命,践行“请党、祖国和人民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自觉融入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成为各时期、各领域国家栋梁之才。
留苏学生高庆逊

20世纪50年代高庆逊在苏联列宁格勒
电工学院留学时使用的俄文学习笔记
三级文物
长20.5cm,宽17cm,厚0.9cm

1956年高庆逊在苏联列宁格勒
电工学院留学时使用的俄文学习笔记
三级文物
长20.4cm,宽16.8cm,厚0.5cm

1958年高庆逊在苏联列宁格勒
电工学院留学时使用的俄文教材
三级文物
长22.2cm,宽14.7cm,高2cm

1957年高庆逊在苏联列宁格勒
电工学院留学时使用的电工原理俄文笔记
三级文物
长20.2cm,宽17.2cm,厚1cm

1957年高庆逊在苏联列宁格勒
电工学院留学时使用的俄文笔记
三级文物
长20.2cm,宽16.5cm,厚1.1cm

高庆逊留学苏联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