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农业科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热线:13718281038

全国服务热线:010-57123792

怀念邵东老家的年味-市场调查-农业科学网

联系我们

农业科学网
手 机:13718281038
电 话:010-57123792
地 址: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甲43号金运大夏B座

市场调查

您的位置:首页>>专访报道>>市场调查

怀念邵东老家的年味

发布时间:2023-02-09 17:35:26

图片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  图自网络

文/ 曾喜武

除夕将至,这些天看到左邻右舍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年味越来越浓,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在邵东老家过年的事来。

在我的老家邵东火厂坪,过年是大家最看重的节日。过了腊月二十日,在外做事的人都陆续回来了。小年(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会“打炉墨”(对厨房大扫除)、祭灶神,伙食开始好起来。之后每一天,有杀年猪的,有干塘或网鱼的,有舂糍耙的,同村庄的人互帮互助,欢欢喜喜做着过年的准备工作。

除夕当天一大早,母亲就带领全家人忙年夜饭。我的任务是先担水灌满家里的水缸,然后协助父亲和叔叔写春联。邵阳人过年,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父亲和叔叔分别是村支书和公社书记,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除了帮自家写春联,也常帮邻居拟写,我因此耳闻目睹,受到熏陶,后来竟然也爱上了对联。

图片
邵东书法家为村民写春联

邵东人过年,年饭一般安排在晚上吃(也有中午吃的),平时难吃到的鸡鸭鱼肉等硬菜满满一大桌,应有尽有。饭前要祭祖。一个院子如有公共老堂屋,每家会端几个好菜到老堂屋集中祭祖,大家焚烧钱纸线香,对着祖先牌位作揖,祈求祖先保佑来年亲邻和睦,五谷丰登。

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着灶膛烤火。“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过年这一夜,灶旺火旺,母亲忙着炒花生瓜子薯片,预备招待第二天来拜年的人。即使事情忙完了,灶里的火也不能熄,一直要烧到十二点以后才睡觉,这叫守岁迎新(当时没电视没春晚),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除夕夜里,父母一般会给我们姊妹一点零钱压岁,虽然只有一毛两毛,但也非常高兴。也有晚辈给长辈孝敬红包的,未过门的媳妇都到未来婆家过年,并会收到男方的大红包。而带女朋友回家,或考了学,或当兵入了党提了干,或有别的成就而回家过的年,会特别舒心!吃过年饭大人督促小孩不要去邻居家串门了,大概是吃过年饭算是新的一年,去串门人家要招待而又不是初一,引起尴尬吧。

大年初一清早,家家抢先起早,放鞭炮迎新年。传统上人们以天亮为一天的开始,当然也就是新年的开始,还没有一天从零点开始的概念。小孩子早早被父母叫起床,穿上新衣服满院子疯跑。大人也会穿上好一点的衣服展示新年新气象。我母亲会热热地泡几杯红枣红糖茶,亲自端着送到邻家请女主人吃,邻家二奶奶二娘大嫂嫂细嫂嫂等女主人也会回敬,互相送到家。大概是祝福邻居们人丁兴旺,红红火火吧。初一还有很多习俗,比如不扫地,这叫聚财;说话要特别留心,不吉祥的话决不能出口,这叫忌口。那时没去思量这些习俗的寓义,只是觉得庄严神圣,满满有仪式感。

接下来几天都是拜年,见人就祝福。”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初五以后自由行(行,邵阳话读háng)”。这民谣说的就是拜年的顺序。

按此规矩,初一是子孙拜长辈。父亲安排我们兄弟姐妹大清早上祖坟山,给地下祖父母及列祖列宗拜年问候,返回时折些树枝带回当柴烧,寓意发财。接着给同村及邻村宗亲拜年。记得同村的二爷和牛晩晚(晚晚,邵东话叔叔的意思)带着我们小孩们去邻村拜年。被拜的人家会请我们坐下喝热腾腾的姜枣糖茶水,给每人一些零食吃,有自产的花生瓜子薯片,家境好的还有糖果饼干之类。我们口里说着不要不要,心里好高兴能收到平日难吃到的东西!

初二开始出远门走亲戚,踩着厚厚的白雪,或泥泞的小路,最好走的是砂石公路,去高楼乡外婆家拜年。从我家火厂坪逆水村去高楼外婆家,经过村园艺场后不远,有一条渠道约有两米宽,起初几年,哥哥图近跳过去了,而我跟姐妹不敢跳,就只好走远路,绕下去几百米从渠下公路桥洞穿行。后来有一年,我大着胆子一跳,竟然也安全地落在水渠对岸。那份成功的喜悦呵,至今想起还能感受到。

去外婆家经过石屯营后抄近路走一山谷石板路,崎岖不平,可以看到那水渠工程的倒虹机,放水时轰然巨响。到外婆家后,善厨艺的舅舅舅妈总张罗一桌好饭菜招待我们。至今记得有一碗甜味肉食特好吃,但已说不出菜名了。初二当天,我们会在外婆家玩一天过夜——这就是父亲作为外婆的郎(女婿)初二这一天去给岳父母拜年,所谓“初二郎”的意思。

图片

过年——曾是农村孩子的期盼

初三,我们姊妹跟着舅表们(舅舅的子女)一道去佘田桥他们的小姑、我的姨妈家拜年,在那儿,我们也要玩一天住一晚。

初四,拜年队伍又加入姨表弟妹(姨妈的子女),大家一起来到火厂坪我家拜年做客并过夜——舅表姨表们给他们的大姑、大姨,即给我母亲拜年。

如此走一圈,到谁家拜年吃饭,就叫谁家过客(约客)。通常在年前约定,说我家初几过客,都来玩啊!走亲拜年,出远门,边走边看边聊边吃零食,好开心!

记得去佘田桥姨妈家我看见蒸水,望见佘湖山,就像现在游览景区一样开心。看到邵钢长长的围墙,高耸的烟囱,从后门进入穿厂区出前门,又看到比我家住房大太多了的厂房,特别是那一下能抓起重物的行车,心情十分兴奋,心想这大概就是城市吧!拜年走亲的路上,我爱看各家门前的大红春联,一路上欣赏到各具特色的书法,以及风格各异的表达艺术,好高兴也好有收获!

我家亲戚不多,到初五,亲戚家的年都拜完了,接着就是同学朋友同事互相拜年了。父亲在公社的同事初一就来我家拜年,表面看是不守规矩,其实是看得起领导,把领导当宗亲对待。那时大家都是空手进门,人到礼到,不像现在某些人给领导拜年带这带那。

从初一夜开始,老家就有耍狮舞龙耍灯车马灯等活动。记得队伍去到各个村庄,走进人家院子里或堂屋里,舞弄表演一番后,有人高唱“锣鼓暂且停音,听我来赞几声”,于是全场一下子安静了,大家竖起耳朵听“啭歌”(邵阳话,耍狮舞龙者向主人唱赞歌的意思)。

图片
邵东野鸡坪镇黄家村车马灯

那“啭歌”的人就把这户人家里值得歌颂的好事喜事,比如砌了新屋,添了人丁,子女考了大学等一一唱出来。“啭歌”舌灿莲花,主人满心欢喜,赠香烟,送年粑等,后来变成给红包,作为酬谢。

欢欢乐乐的过年,转眼就到十五了。十五也是节日,叫元宵节,耍龙舞狮玩灯正月十五是高潮。过了元宵节,隆重的过年结束一一叫出节,出了节,大家就要各奔新一年的生路了。

总之,邵阳过年习俗,其实跟很多地方大同小异。  “二十四号口涨价,涨到元宵夜”,透过这句民谣,就知道过年的起止时间一一从小年进入,到大年是高潮,过了元宵节,才算年过完了,可见传统过年的隆重!这一句民谣又反映出以前农村生活不宽裕 。

光阴荏苒,我从邵东三中高中毕业入伍,服役空军、后转业衡阳从警,一晃三十余年不在老家了。小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天天变现了,社会生态及人的思想观念,也大大变化了,外婆舅舅舅妈还有父叔也都做古了……

“小孩望过年,蚂蟥望栽田”。小时过年穷却快乐着,记忆好深。如今每近年边,就会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的事,忆之所及,浓浓的年味弥漫开来。


农业科学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


标签:

推荐资讯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10-57123792

微信咨询
怀念邵东老家的年味-市场调查-农业科学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