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长期担任习仲勋同志秘书的张志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太铭文化网络北京消息(周秋连 常魁星 陈胜) 6月10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原正局级巡视员张志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张志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八宝山殡仪馆兰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张志功同志的遗体躺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灵堂中间,悬挂着张志功同志的遗像,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张志功家乡的党政部门,以及生前好友、亲属、晚辈送来了花圈、挽联,向张志功同志表示沉痛悼念。亲友们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张志功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张志功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做最后的告别,并与家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张志功同志,1927年11月生,河南陕县人。1948年至1949年在西北农学院学习。1949年至1950年在青年团西北工委工作,参加农村工作团开展征粮、反恶霸工作,后又参加学代会、青代会筹备。1950年至1962年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央宣传部、政务院、国务院任习仲勋同志秘书,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精心做好文电收发、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笔录整理讲话稿等服务保障工作。多年来,在党组织培养教育和领导同志言传身教下,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学习,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逐步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积极靠拢,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至1964年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受到隔离审查,坚持实事求是,不肯为了自己过关而歪曲事实。1964年至1972年在山东省参加社教,积极学习、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了更加深入了解。1972年至1978年先后任山东省济南市第一无线电厂干部、行政科长。1978年至1980年在广东省委任习仲勋同志秘书,主动适应岗位要求,合理统筹安排各项事务,注重总结提高,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1980年至1984年在中央办公厅任习仲勋同志秘书,其间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协助做好审议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草案等工作保障。1984年至1992年先后任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正局级巡视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推动机关行政后勤及基建工作开创新局面。1992年5月离休。2019年9月按副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
离休后,张志功同志依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心系统战事业发展,为统一战线工作建言献策。积极参加有关史料征集、回忆文章撰写等。2014年,撰写出版《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真实记录了习仲勋同志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是一本珍贵的历史回忆录。
张志功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热爱本职、勤勉敬业,作风扎实、吃苦耐劳,平易近人、团结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受到领导和同志们好评。
张志功同志永垂不朽!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