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网湖南消息周秋连报道: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104周年华诞之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海南岛胜利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已89周年。北京太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倡导传承红色记忆活动:征集红色传家宝故事、创作手绘红色地图、翻唱经典红歌,让党史故事焕发新活力。家中勋章、老照片等承载红色记忆的物件及故事,以图文或短视频呈现。邀请全民翻唱红色经典歌曲,支持独唱、合唱等形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这份记忆早已深深镌刻在全体中国人民心间。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后。原中国红豆杉协会会长,原时代中国网总编、原人民代表报湖南中心副主任、资深传媒人士,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周秋连、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追寻红色印记,感悟先烈精神,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顶着凄凉的寒风,利用工作之余休息日,自费从北京丰台坐火车来到湖南衡阳市,转车来到五岳之一的衡山,南岳衡山游玩,在游览了衡山的祝翮峰和忠烈祠等地后,来到湖南衡阳市南岳区金沙路96号。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馆参观学习。

秋冬的南岳衡山,七十二峰苍翠绵延。集贤峰侧白龙潭上方,一所绿荫掩映的老旧校舍静静矗立——这里是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青砖灰瓦间仍留存着烽火印记。走进游击干部训练陈列馆,1000多平方米展陈空间里,泛黄的学员登记表、油印的《游击战术讲义》、定格课堂与训练场的老照片,正将80多年前国共携手培育抗日骨干的峥嵘岁月缓缓铺展,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当年操场步伐、课堂掌声,以及学员们“把鬼子赶出去”的铮铮誓言。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室,现占地面积11.24亩,建筑面积2147平方米,展厅面积925平方米,另设有可容纳60余人的报告厅。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为培养游击战术人才。训练班领导架构彰显合作抗敌决心:蒋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
该训练班由叶剑英等中共将领与国民党军事教官共同执教,是抗战时期国共军事合作的重要实践场所 。

叶剑英主讲的《游击战概论》最受欢迎。他以 “鱼水关系” 喻军民情谊:“游击战争离不开群众,离开群众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听课者众多,国民党军官、南岳僧人都慕名而来,教室容不下,课堂便搬到礼堂、操场。两小时课程结束,学员总请求 “再讲 5 分钟”。
中共教官推行“教、学、做”三合一模式:严管明纪、野外训练强技能、民运工作树军民观念,演习中模拟袭击、伏击等战术,转化理论为实战能力。朝夕相处间,中共教官的朴素作风与“抗战到底”信念,感染了国民党学员,有人主动谈心,甚至直言“想到八路军、新四军打鬼子”。

1939年4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抵南岳,为学员连续两晚作《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报告,传递“抗战必胜”信念,激励全体师生。
1939年2月至1940年3月,训练班共举办3期。因国民党当局排斥、限制中共的行为渐趋表面化,中共代表团在第三期结束后撤离,但两党合作办学仍在抗战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线的回响:三千骨干的抗敌答卷。开班短却影响深,陈列馆学员事迹展柜印证此言。三期培养的3000 多名骨干,带着战术与信念奔赴战场:浙江学员组建第三战区游击司令部,在杭州嘉湖平原阻敌渡江、破交通线,被誉为 民族之花;衡山本地青年战后深入敌后组游击队,袭据点、送情报、筹粮草,成湘南抗日 “隐形屏障”;中共秘密党员、第一期学员郭雪萍,毕业后任国民党军职却为八路军、新四军传情报,1941年被害时仍高呼“抗日必胜、民族必兴”。合作还改变不少国民党学员:有人接受中共主张,与八路军、新四军并肩作战;顾伯瑜、程鲁、吴众等毅然脱离国民党部队,加入中共抗日队伍,印证“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馆位于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集贤峰下,整个陈列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为序、星星之火、救亡图存、游干摇篮、迎接黎明、群英荟萃和走进新时代六部分,另设有序厅和尾厅。复原的课堂场景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叶剑英授课时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展厅墙面陈展的大量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战史。在参观中追忆历史,缅怀先烈,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衡山开展农民运动、指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史实,深刻体悟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历史见证,被称为“培育抗日军事人才的摇篮”。
通过参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必须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精神传承上不辱使命、再创荣光,为建设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783号